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[1]李 琳 刘娜娜 达良俊.鸢尾和菖蒲不同器官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积累效应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6,(12):901.
[2]陈 彬 赵由才 曹伟华等.水葫芦厌氧发酵工程化应用研究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7,(6):455.
[3]何鉴尧 潘伟斌 林 敏.溶藻细菌对富营养化水体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8,(11):70.
[4]李欲如 操家顺.冬季低温条件下浮床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5,(7):505.
[5]曾 健 徐婉琴 虞登洋 石建德.水生植物净化三肼污水的研究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1997,(4):17.
[6]尹丽,吴达兵,贺根和#,等.井冈山本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、磷的吸收动力学特性研究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14,(10网):1.
[J].Environmental Pollution & Control,2014,(4网):1.
[7]徐寸发,闻学政,张迎颖,等. 漂浮植物组合生态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及植物生理响应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19,41(11):1335.
[J].Environmental Pollution & Control,2019,41(4网):133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