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钱骁,刘瑞志#,雷坤,等.等毒性配比法研究甲醛与重金属的联合毒性效应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14,(5网):1.
点击复制

等毒性配比法研究甲醛与重金属的联合毒性效应()
分享到:

《环境污染与防治》[ISSN:1006-6977/CN:61-1281/TN]

卷:
期数:
2014年5期网
页码:
1
栏目:
研究报告
出版日期:
2014-06-20

文章信息/Info

作者:
钱骁12;刘瑞志1#;雷坤1;李捷2;王静12;李艺红1
1.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,北京 1000121;2.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,山东 青岛 266033
关键词:
发光细菌甲醛重金属联合毒性
摘要:
分别测定甲醛与4种重金属的急性毒性EC50,并对等毒性配比条件下甲醛与4种重金属的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毒性进行研究,采用毒性单位法和相加指数法对其联合作用进行评价。结果表明,5种物质的急性毒性为Pb(Ⅱ)>Zn(Ⅱ)>Cu(Ⅱ)>甲醛>Cd(Ⅱ)。联合毒性结果显示,4种二元混合体系的联合作用方式类似,其中毒性单位法的评价结果均为部分相加作用,相加指数法均为拮抗作用,这主要是由于2种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等级划分范围不同造成的。
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
[1]王咏梅 许鹏翔 袁东星 金晓英.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甲醛和苯酚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2,(2):115.
[2]朱文杰 金嗣(马总).多种有毒离子共存时对明亮发光杆菌发光的影响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1988,(5):7.
[3]陈声明 陈伟方 许灵群.发光细菌与环境监测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1992,(3):26.
[4]魏学锋 苗 娟 白志鹏等.新装修居室中大芯板释放甲醛的研究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6,(9):662.
[5]叶晓蕾 郭小娟 施红英等.汽车内空气甲醛污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7,(4):309.
[6]吕慧峰 翟建平 李 琴等.酸性甲醛改性对花生壳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影响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7,(11):837.
[7]朱丽芳.空气中甲醛测定方法综述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1991,(3):33.
[8]庄晓虹 胡筱敏 孙承智.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特征分析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8,(12):102.
[9]李娟英 赵庆祥 王 静等.重金属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毒性的比较研究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09,(11):17.
[10]梅凡民 傅成诚 杨青莉.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对吸附甲醛的影响[J].环境污染与防治,2010,(3):18.

备注/Memo

备注/Memo:
第一作者:钱骁,男,1990年生,硕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为水环境毒理学。
更新日期/Last Update: 2014-06-10